112-116年計畫以第一期(107-111年)計畫為基礎,有所增益、精進與改善。面對少子化而來的招生困境及高休退學率,將更加著重自我體質的強化,在課程與教學方面,朝向實用、多元、彈性、創新、整合的目標進行改善與精進,並增益SDGs、素養導向精神的融入與深化,以期「招得進、留得住、學得好」的人才培育目標與校務永續經營。品德教育與國際化為本校第一期學校特色發展項目,在品德教育的推動上,本校不遺餘力,也取得肯定的成效;國際化仍有許多進步空間,不論在組織人力的充實、軟硬體的建置或文化認知與交流,都將是本期計畫推動的重心之一。在提升高教公共性方面,將持續公開辦學相關資訊、促進社會流動、提升教職員工生公民意識與權益;在經濟與文化不利、原民、新住民學生的輔導與協助,也將朝向自信、包容、合作、共好的目標前進。在善盡大學社會方面,執行5個USR-Hub計畫,雖是起步,但已建立基礎,將會持續推動並落實USR人才培育精神;專業服務學習課程的推動與落實是第一期最後積極推動的方向,本期將會由「大學社會責任推動委員會」整合各方資源,提出永續經營策略。
112-116年高教深耕計畫整體架構圖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最後更新日期
2025-02-19